江苏18位组织部长“部长讲坛”发言稿汇编
构建知事识人体系? 激励干部实干担当
中共泰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曹卫东
全省组织部长会议强调,以事见人准确评价干部,以事择人精准选配干部。知事识人是知人善用的“第一步”。泰州市以疫情防控阻击战为契机,探索构建知事识人体系,以“考准事”推动“识准人”,锻造“致力高质量”实干担当干部队伍。躬身入事,知事知理更接“地气”涉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在疫情防控中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明晰专项考察的关键人关键事,了解基本常识、厘清基本逻辑、把握基本规律、作出基本判断。一方面主动入“事”,选派组工干部派驻防控组工作、到村居和交通卡口值守、担任企业驻厂员、参与督查检查等,亲身体验一线岗位工作,实地知晓一线干部表现;另一方面延伸触角,听取防控组及工作专班专业评价,整合疫情防控简报、纪委督查通报、职能部门通报等客观评价,听取复工复产企业直观评价,收集网络舆情和“12345”热线等社会评价,全面了解干部的政治表现、能力实绩、人岗匹配等情况。多维察事,察深察透更有“底气”既注重全方位、全过程的深度了解,又注重对干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处理复杂问题、应对重大考验”中的表现进行具象“透析”,做到知长知短、知根知底。在疫情防控专项考察环节,采取“分单元”“深挖掘”多维察事,对“人”和“事”定点定位深入考察,察深察透干部表现,做实精准识别基础。“分单元”就是将疫情防控划分为一级响应、企业复工、“防”“放”结合等若干单元,每个单元内依据重点任务推进、重大问题处理制定考察提纲,有针对性地考察关键人关键事;“深挖掘”就是运用深度访谈、案例分析、行为轨迹追溯、工作复盘等方式,挖掘掌握干部当时当事的真实心态、决策动机、具体行动。评人依事,评准评实更显“硬气”探索实行“定性靠事例、定量靠数据、综合靠分析”评价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多方印证、精准成像。“定性靠事例”,即用标志性事例辨别领导干部代表性能力,比如对市(区)党政正职来说,面对全省一级响应时,何时到岗到位,何时部署落实,最能反映这一群体政治敏锐性、见事行动力,及时进行轨迹抓取,横向比较出强弱。“定量靠数据”,即用关键指标辨析领导干部工作状态、工作实绩,比如一级响应单元,运用确诊病例数特别是扩散性病例数,体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效果;企业复工单元,通过复工进度、员工到岗率、工业用电量等指标,观察领导干部的见识见地、“两手抓”能力。“综合靠分析”,即整合各方面考察结果,研判其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疫情防控中,全市共有175名干部因表现突出得到提拔重用或职级晋升,真正实现精准选、科学配、动态调。
强化需求端发力? 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共盐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柏长岭推动新时代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既管“供应”、又问“效应”,既管“投入”、又问“产出”,努力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不断提升组织工作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着眼事业发展考量“该用谁”放大用人导向效应***总书记指出,“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一定要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事择人,科学合理使用干部,用当其时、用其所长”。坚持事业为上,建立健全科学精准的选贤任能制度,既是选准用好干部的“风向标”,也是实现干部精神状态、地方政治生态、事业发展势态良性互动的“助推器”。突出岗位分析“以事择人”。统筹抓实党政正职重点研判、结构人选专项研判、其他干部全面研判,集成运用“大数据”,精准把握“学过什么、干过什么”,努力预判能“胜任什么、干成什么”,切实解决好“选什么样的人”“用在什么岗位”的问题。强化考察了解“精准识人”。构建工作调研、平时考察、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机制,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从小事上看德、难事上看能、大事上看绩、分外事上看勤,既看干成多少事、更看干成的事组织和群众认不认可。注重合理搭配“科学用人”。更好地把选人“技术”和用人“艺术”、个体“优选”和整体“优化”结合起来,大力发现培养年轻干部,统筹使用各方面各年龄段优秀干部,体现“差异化”、避免“同质化”、追求“最优化”,以干部优势互补促进工作优化落实、事业优质发展。聚焦产业振兴摸排“还缺谁”放大人才集聚效应产业是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人才是产业振兴的支撑。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把市场“主体”与政府“主导”有机结合起来,立足发展阶段、用好比较优势,加快产业人才引进培养步伐,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精准摸清“缺”的重点。突出园区这个主战场、企业这个主力军、金融这个主抓手,定期对产业发展趋势、企业人才现状进行深度摸底,分类排查产业人才、创新人才、创业人才、技能人才的“缺口”,精准绘制人才地图、清晰标定引才路径,提高人才引进的针对性和成功率。及时细化“补”的措施。坚持引、培并举,以主导产业为重点、以项目需求为导向,引进顶尖创业人才、招揽急需紧缺人才、集聚柔性创新人才,加大校企合作、加强平台打造、加快资源共享,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大市场”,实现人才作用发挥和产业企业发展的双赢。持续巩固“留”的成果。践行“店小二”服务理念,结合产业人才要求,开展针对性服务、探索“定制式”服务,让人才既引得进、更留得住,既增人数、更得人心,真正用服务保障的“加法”换取人才集聚的“乘法”。突出富民强村践行“为了谁”放大党建引领效应富民强村步伐快不快,全看支部如何带。能不能抓好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等重大任务落实,是检验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强不强、党建引领效应好不好的“试金石”。筑牢领富“桥头堡”。树牢一切工作到支部导向,坚持县镇村联动,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深化党支部“标准+示范”建设,扩大先进支部增量、提升中间支部水平、加强后进支部整顿,把每个支部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建强带富“领头雁”。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坚持县委主导、县乡联动、全程把关,储备、培养、使用相衔接,内选、外引、下派、返聘相结合,努力打造一支服务群众有感情、发展富民有本领、作风行为有正气的基层“带头人”队伍。锻造致富“先锋队”。既加大“输血”力度、更加强“造血”功能,推行“支部+合作社”“支部+电商”,深化农村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鼓励村干部和党员领办创办项目,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做好“地”的文章,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实现支部领航、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的综合效应。
筑牢领导班子建设的“四梁八柱”南京市江宁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曹明***总书记指出,领导班子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火车头”,建设好领导班子是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关键,也是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关键。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对新时代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作出系统设计。前不久,省委组织部专门召开座谈会,学习贯彻《规划纲要》,研究部署“五抓五强”行动,为我们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实践方向。作为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区,江宁未来的发展更加需要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党政领导班子来保障。我们将根据街道、园区、部门、国企等不同类型领导班子特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推动“五抓五强”落地落实,筑牢领导班子建设的“四梁八柱”,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筑牢政治建设“支撑梁”提升领导班子政治能力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我们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依托区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堂,坚持领导干部学习会制度,在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中,检验磨练政治能力。综合运用任前体检、年度体检、任期体检和专项体检等方式,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重点研究制定区管干部任前政治体检实施办法,采取正负面清单形式,进行正反对比、相互印证,将政治体检“隐性特征”变成“显性条款”,准确识别干部政治素质,强化领导班子政治功能。巩固提升主题教育中初心之路等“场景式”教育模式,加强政治忠诚教育,引导班子成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带头做到“两个维护”。筑牢班子结构“关键梁”提升领导班子整体合力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并非班子成员个体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个体特长的合理搭配。我们将研究制定《区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办法》,探索建立干部实绩档案、干部“自画像”评价模式,每两年将区管领导班子整体研判一遍,通过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全面掌握班子整体运行和干部履职情况,把人头盘清、把班子盘强、把队伍盘活。根据不同类型领导班子的职责任务,综合考虑专业、年龄、性格、气质等因素,实现“1+1>2”的效果,重点选优配强党政正职,以“思想家”搭配“实干家”、以“开拓者”搭配“老黄牛”,确保经验能力互补、性格气质相容,内外互补、同向发力。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加强日常培养、战略培养,确保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保持相对稳定的配备和储备常量。筑牢专业素养“基础梁”提升领导班子履职能力“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专业素养是干事创业的重要基础。我们将探索开展领导班子专业化研判,建立领导干部专业数据库,通过看学过什么、干过什么,准确把握班子成员专业特征,针对政府部门“一把手”专业对口率不到三分之一、班子中同一专业干部过于集中等问题进行针对性调整。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和“四新江宁”建设,推进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侧改革,聚焦创新驱动、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实施“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真正让“需要学”的干部学到“需要的东西”,确保班子成员专业素养与高质量发展合拍。结合园区去行政化和“一区多园”改革,推动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等专业型干部跨部门、跨条块、跨领域轮岗培养,探索开展聘任制公务员试点,破解专业领域“选人难、进人难”问题。筑牢严管厚爱“保障梁”提升领导班子内在活力领导班子有活力、干部有作为,既需要严管约束,也需要关爱激励。我们将以政治监督为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全方位管理,既管行为、也管思想,既管八小时之内、也管八小时之外。探索落实和深化“三项机制”的具体措施,研究如何精准鼓励激励以及能上能下、容错纠错“界定标准如何量化”等问题,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打破“洗碗效应”。在职务职级并行、及时表彰奖励等方面综合施策,职级晋升优先向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和成长空间狭窄的单位倾斜,促进班子成员干事担当。充分发挥综合考核“指挥棒”作用,开展高质量发展“夺杯扛旗”竞赛,既褒奖“全能冠军”,又鼓励“单项标兵”。坚持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考人与考事相结合,探索开展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差异化考核,以考核实绩印证班子搭配实效。
组织工作改革创新需要回答“三个问题”中共南通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封春晴改革创新是组织工作的力量之源、取胜法宝,也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没有改革的勇气、创新的锐气,就不会有发展的朝气。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高举改革创新旗帜,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求变,走出顺应时代潮流的组织工作新路子。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需要回答好三个问题。应该在哪些方面创新?创新是为了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一方面,要自上而下在贯彻落实中发现问题。中央精神、省市委部署如何贯彻落实到位、取得预期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通常需要创造性实践。凡事越具体、越深入,就会发现越多的问题,找到工作的难点和症结所在。解决这些难点和症结,才能真正抓好工作、干出成效。比如,全省要求建立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这其中就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干部“下”的问题、容错的问题,一直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就应该作为创新的关注点。另一方面,要自下而上从基层反映中发现问题。组织工作开展得好不好,基层就是“晴雨表”,群众最有发言权。推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要求我们深入调研,到一线去、到现场去,广泛听取意见,设身处地思考,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比如,党员的教育管理问题,只有深入到基层了解掌握不同类型党员的实际困难和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管理的内容和方式,提高实际效果。再比如,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问题,只有掌握了“人难选、人难留”的真实情况,才知道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何正确把握创新?创新是探索性和实践性极强的活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确保目标明确、方法科学、行动有力、成效显著。要聚力解决问题。有没有解决问题,解决了多难、多重要的问题,是改革创新的价值衡量标准。有的地方对本就在开展的工作取一个新名字、贴一个新标签,工作举措还是老一套,“新瓶装老酒”。有的重形式轻内容、重表象轻实效,搞“花架子”,华而不实,中看不中用。这种不解决实际问题的所谓创新,要注意防止和避免。无论是理念转型、体系重构、流程再造,还是载体设计、技术运用等创新模式,都要以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为目的。要注意防范风险。改革创新要勇于突破、敢闯敢试,但也不等于莽撞蛮干。要稳中求进、风险可控,特别是要把准政治方向,防范政治风险;统筹利益平衡,防范管理风险;注重舆论引导,防范舆情风险。实际工作中,有的地方对创新工作只关注正面效应,往往会忽视负面效应,这就可能给工作带来被动。因此,对一时把握不准的创新行为,可以在小范围进行试验,通过不断修正完善找到优化办法和方案。要把握节奏力度。掌握好节奏和力度,是改革创新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在时机成熟时,顺势而为、趁势推进,才能事半功倍。有的地方对想出的“好主意”总想一步推行到位,往往会操之过急,或者热衷“一刀切”,容易脱离现实基础,遇到大的阻力。即使是很好的改革创新构想,如果对节奏力度把握不准,也可能会“夭折”。要坚持久久为功。组织工作创新年年提、创新项目年年有,但是真正“存活”下来的比较少,不少创新工作热闹了一阵子便偃旗息鼓。也有的只是造了几个“盆景”,并没有形成“风景”。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把创新的出发点放在“扬名”上,不愿持之以恒推进落实,后面接手的同志不愿“嚼别人吃过的馍”。我们一定要抱着对事业负责的态度,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扎扎实实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发展。怎样有力推动创新?真正有价值的创新都是艰难的,组工干部观念更新的程度、创新意识的强弱、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着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深度和广度。要强化激励,敏于创新。组织工作考核要把改革创新作为重要内容,可以定期组织创新创优项目评选,对先进单位给荣誉、发“奖杯”。同时建立群众满意度测评体系,用群众的“口碑”来验证创新的成效。通过常态化考评,促动大家想创新、谋创新。要包容失误,敢于创新。组织工作政治性、原则性、政策性都很强,创新必然有风险。比如,有的创新可能会触动党员、干部、人才的切身利益,可能会引起部分同志的非议和抵触,等等,所以容易产生求稳怕乱的思想,遇到矛盾绕道走。为此,对创新要有容错的雅量和胸襟,有纠错的责任和行动,帮助组工干部在思想上“破冰”,增强创新的勇气和魄力。要加强统筹,善于创新。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善于从基层发现和挖掘创新源泉。对重点课题专门立项进行攻关,既抽调组织部门精兵强将协力推进,又借助外脑,请相关方面的专家、领导、一线干部共同参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建立横向联合、纵向联动、内外协作的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创新的强大合力。
落实政治责任? 共筑战“疫”长城中共常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昌明***总书记强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组织部门作为党的政治机关和党委重要职能部门,必须坚决贯彻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把政治责任担在肩上,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落地落细落实好工作举措,团结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共筑防疫抗疫的“钢铁长城”,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锻造担当有为攻坚克难的干部队伍注重在一线识别干部,看干部在疫情防控中落实中央部署、践行宗旨意识、牢记初心使命、服务全局工作、驾驭复杂形势、敢于冲锋陷阵的情况,了解德才作为,努力把勇挑重担、冲到一线、守土尽责的好干部发现出来、使用起来。注重在一线激励干部,通过谈心谈话、走访慰问、关爱帮扶等形式,有效解决干部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坚守岗位、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必胜信心。同时,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凝聚强大正能量。注重在一线督察干部,结合日常考察了解和疫情防控要求,既调研掌握干部所在单位领导班子、同事的意见,也征求与干部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防控部门和党员群众的评价,对表现突出、堪当重任的优秀干部适时提拔使用,对作风漂浮、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的干部严肃追责问责。夯实万众一心战无不胜的基层组织筑牢支部这个坚强堡垒。始终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导向,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坚决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坚决落实防控任务,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努力完成年度工作任务。信任书记这个领群头羊。帮助和推动支部书记主动履职、发挥“主心骨”作用,有效构建基层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党员群众集体参与的基层防控体系,真正把各级党委政府关于疫情防控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这个“神经末梢”。依靠党员这个先锋模范。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牢记入党誓言、不忘初心使命,结合防疫工作需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岗位实际和专业特长,用抗疫防疫的实际行动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模范作为,彰显党员的政治本色和过硬作风。凝聚无惧艰险迎难而上的各类人才发挥定点人才作用,突出生物医药、医学卫生、医疗器械等定点领域高层次人才的作用,在课题攻关、项目申报、经费拨付、科研配套等方面,提供最及时有力的支撑,促进他们在临床治疗药物开发、公共卫生预防等领域尽快取得新成果新成效。激发人才抗疫热情,对参加一线防控工作表现突出的医务工作者,在职称评聘上予以优先考虑;对在相关疫情防控试剂、疫苗和药品研发上取得重要突破的人才,予以优先支持;对在疫情防控中取得明显科研成效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企业,及时进行奖励表彰。做好人才后勤服务,统筹协调人才职能部门和各级防疫指挥部门,为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人才项目运行和科研攻关开辟“绿色通道”。密切关注人才企业的复工生产和运营状况,聚焦疫情带来的冲击影响,在金融政策、稳岗就业、技改补贴、税费减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帮助渡过难关,铸就同心同德打赢疫情防控的“红色堤坝”。
以创新之制破题村干部规范化管理“三问”中共淮安市淮阴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葛玉海村干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骨干力量。近年来,针对基层骨干队伍“七个之痛”等方面问题,淮安市淮阴区创新村干部精准选育、提质赋能、考核激励等方面的机制体制,走出了一条具有淮阴特色的村干部规范化管理之路。以资格认证为突破,解决村干部“谁来干”的问题淮阴区以全省村书记专职化管理试点县区为契机,出台村干部规范化管理“1+3”系列文件,推行村干部任职资格认证制度,推动村干部队伍整体规范提升。明确村干部职数为5-7人/村,对户籍人口6000人以上的发展中心村、产业集聚村、片区管理村等,经乡镇党委研究并报组织部门审定备案后,可酌情增加村干部职数。设置三个等级岗位,明确相应资格条件,对报考人员实行12条负面清单审核,未取得资格证书的一般不作为换届提名人选。建立常态化优秀干部到村脱产挂职制度,根据工作履历、专业背景等分别派到软弱涣散或经济薄弱村任村党组织书记或第一书记,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以振兴套餐为载体,解决村干部“干得好”的问题淮阴区紧扣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工作主线,推出村干部“振兴套餐”,为乡村振兴提质赋能。设置村级“振兴专干”专岗,择优选聘一批具有全日制大专学历以上、35周岁以下的优秀人才,逐步充实进村“两委”班子,提升村干部队伍活力。联合淮阴师院创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基地,开办村书记“振兴论坛”,编印《应知应会知识读本》,制定培训规划,实现村干部培训全覆盖。同时,依据村居资源禀赋、特点优势等开展专项行动,为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理论和实践支撑。强化“振兴头雁”典型选树,积极培养选育一批“百名示范”、市县乡三级共管、“五型”头雁村书记,为乡村振兴放出样子、作好示范。以考评激励为抓手,解决村干部“待得住”的问题淮阴区紧扣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强化倒逼激励,不断提升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在全区259个村(社区)开展以乡村振兴为主体的综合性考核,对实绩突出的优秀村书记,优先纳入镇(街道)领导班子后备库。探索建立村干部“三项机制”和“金牌书记”“银牌书记”“铜牌书记”特岗补贴,完善政治生日、重大疾病探视等制度,真正将村书记打造成为“受人尊敬、令人向往”的岗位。构建“基本报酬+档位报酬+考核报酬”的“三级十八档”薪酬体系,建立基本报酬和档位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大幅度提升村干部经济收入。同时,设立259万元党内关爱资金,鼓励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奖励办法,将经营性收入增长额按一定比例对村干部予以奖励,不断增强村干部岗位“磁力”。
高标准锻造“乡村振兴施工队”中共睢宁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徐德杰实施乡村振兴,只有在战略上准确判断、科学谋划,才能赢得主动、取得实效。睢宁乡村振兴正处于建设关键期,强化党建引领,实施“三能”计划,做实队伍支撑,是组织部门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当务之急。以战略思维谋划“干部储能”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项政策措施落地都要有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较强的乡镇基层干部来抓来推。强化考训储能,聚焦产业发展、城建规划、招商引资、现代农业等领域,推行“你点题、我培训”,常态开展“干部实战小讲堂”,提升专业素能。强化实战储能,选派年轻干部到城建动迁、信访稳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精准脱贫等岗位一线锤炼,让干部在干中学练、在干中成长。强化选拔储能,持续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超前谋划班子换届,将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强,又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建强指挥部。以战略定力推进“村书记赋能”乡村振兴的最基层落实者是村书记,坚持把村书记队伍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立足当下,抓好“头雁激活”。提升能力,举办村级发展先锋论坛,组织集体经济、合作社经营管理专题培训班,组织优秀村书记上讲台,与新任、后进村书记结对帮扶;优化待遇,开展村书记专职化管理试点,建立岗位晋升序列和薪酬待遇体系,缴纳“五险一金”;用活政策,注重从优秀村书记中选拔事业单位人员和镇领导班子成员,畅通个人发展渠道;配强助手,坚持从县直部门业务科室中选派一批到经济薄弱村、软弱后进村以及资源基础好的村任职“第一书记”,驻村指导合力促发展。着眼长远,稳步推进“头雁更替”。实施“返乡兴村计划”,重点从大学生、合作经济组织、返乡创业能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伍军人中招聘村书记后备人才,实施递进式培养,蓄足源头活水。以战略智慧实施“人才聚能”乡村振兴急需大量专业人才,坚持“用管用的办法,招管用的人才”,有效破解人才供给侧瓶颈。高薪招一批,加大高层次紧缺型人才招引投入,设立专项工作经费,对卫生、科技等领域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分别给予60-110万元、17-24万元重奖。分类引一批,聚焦乡村振兴发展需求,分类建立睢宁籍在外人才库、高校毕业生信息库,深化实施“本籍人才回流计划”,依托流动党支部、驻外商会等常态招引,开展“百企大调研”,精准对接引进。重点培一批,围绕“11841”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深入挖掘本土存量人才资源,以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为载体,加快培育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土专家”“田秀才”100名,新型职业农民10000名。
把握好五种关系,确保“书记项目”不落空中共靖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申晓勇“书记项目”是一个区域的党建龙头项目,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撬动作用。当前,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年度“书记项目”,要确保“书记项目”不落空、真落地、见实效,要具体把握好五种关系。把握好时间与质量的关系磨刀不误砍柴工,前期不论是座谈调研、打磨选题,还是组建专委、过堂论证,谋定后动,方能行稳致远。时间不停转,“书记项目”是一项计划性很强的工作,有“期中考”,更有“期末考”,要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质量要为先,要善用十个指头弹钢琴,激活项目各个要素,贯通项目各个方面,同步加强、同向发力,决不允许牺牲质量换取时间,更不能赶急图快、敷衍应付。把握好加法与减法的关系“书记项目”不是要解决“垫垫脚、伸伸腰”的小毛小病,而是一些“无前例可循、无经验可借、无章法可考”的复杂问题、创新工作。一方面要注意做加法,向中心任务聚焦、为全局工作聚力,紧盯各个领域,抓住每个环节,努力把党建项目融入每项工作,形成抓项目、促提升的良好格局。另一方面要做减法,减去表面文章、过度留痕,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减去沉疴顽疾、老病旧患,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项目温度”。把握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党建工作项目化只有“点”“面”结合,才能切实牵引提升基层党建水平。处在金字塔尖的点,是各级党委书记领办的“书记项目”,必须集中优势、整合资源、聚力突破,解好“必答题”,确保“零烂尾”,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处在金字塔底的面,是面广量大的委员项目、支部项目,甚至党员项目,要参考“书记项目”模式,实行过程管理、立体推进,努力形成点上出经验、整体得提升的良好局面。把握好软件与硬件的关系“书记项目”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既要做到面子规范达标,又要做到里子殷实丰厚,切忌软硬失衡、偏离方向,搞成标签化、标识化、标牌化。强硬件,是重视基础设施、活动场所等硬件设施的规范统一,相关阵地要达到省市标准。强软件,是重视领导班子、党员队伍、运行机制等软件建设的高效有力,坚决防止片面装点“门面”,而忽视日常作用发挥。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书记项目”实施已历数年,项目落实“虚而飘”有之,推进“一阵风”有之,成效“一场雨”有之。对往年的项目要“回头望一望”,看看工作还是否稳步开展,机制还是否正常运行,问题还是否依然存在,对优秀的项目成果,要以制度形式加以固化,做好“后半篇”文章。对当前的项目要“努力跳一跳”,倡导创新、解放思想,在推进过程中稳中求进、进中求优,力争打造成具有鲜明特色、示范引领价值的基层党建工作品牌。
建功基层治理 彰显组工作为中共滨海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亚面对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任务新要求,滨海县将切实抬高政治站位,把贯彻中央部署和紧扣部门职能结合起来,找准切入点,瞄准发力点,在服务大局中彰显组工作为。优化制度保障,筑牢基层治理之基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基础是科学的制度体系,健全完善组织工作制度体系是其题中之义。对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全面审视组织工作制度体系,完善配套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健全完善选贤任能制度、组织制度和人才制度,进一步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结合组织部门工作职能,强化对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对执行不到位、破坏制度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坚决维护制度权威。把基层治理实效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年度综合考核重要内容,探索研究基层治理实绩考核评价机制,以精准考核推动责任落实、任务落地。强化力量支撑,抓实基层治理之要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要靠一批讲政治、善治理的基层党员干部。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把制度意识、法治思维、治理能力贯穿干部选育管用全过程。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把治理能力、治理实绩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着力发现选拔政治强、敢担当、善治理的好干部。注重加强法治素养、治理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培训,精心设置专题课程,切实提升各级干部基层治理能力。把执行制度情况、担当作为情况等作为干部监督重要内容,推动各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同时,加强对各类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鼓励他们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深化党建引领,求取基层治理之效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是加强基层治理的最大保证。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对基层各类组织的统一领导机制,大力推进村书记、主任“一肩挑”和“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探索建立非公企业片区和社会组织“兼合式”党支部,有效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融入“网格化”治理体系,着力构建以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为依托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在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村“两委”议事规则和工作规程,完善基层监督工作机制。深化抓党建带群建,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以及联系群众优势,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内把各类群体组织起来,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之中。
突出担当作为 锻造过硬干部队伍中共南京市栖霞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伟民“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教育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是组织部门的重要政治责任,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突出鼓励激励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不断健全党管干部、选贤任能制度,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把好选人用人的导向强化政治标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政治品德又在“德”之首位。要严格执行制度、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探索完善干部任前“政治体检”指标体系,不断深化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强化政治品德、政治标准的把关,对不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一票否决。坚持事业为上。把“为发展配班子、选干部”作为干部工作主线,对照全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增强基层治理能力,多考虑“该用谁”而不是“谁该用”,做到事业需要什么人就配什么人,岗位缺什么人就补什么人。加强一线历练。坚持干部到一线锻炼、从一线选拔,要围绕招商、拆迁等重难点工作,组建项目攻坚“青年突击队”。多把干部放在基层一线、急难岗位,让干部在干事中长本事、在历练中变成熟。要立足更高站位,舍得把有潜力的干部推出来、放下去,全区“一盘棋”发现培养干部、锻炼使用干部。做细知事识人的方法扎实做到考准考实。组织部门要把功夫下在平时,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52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