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留下些什么,可是又不知道该留下什么,能够留下什么,我一直想给自己写个传记,记录自己的一生,也许我是一个奇葩,是一个个例,我有很丰富的内心,可是又不愿意或者不能够展示。我就是这么的一个矛盾复合体,就这么纠结又拧巴地成长,长大,又变老了。我想我应该留下些什么,即使留下的自己的内心世界,我希望有人知道这种状态,也奢望找到同类,或者有更强大的人给予帮助。
1980年,我出生在豫东平原的农村,只是后来听闻父亲讲述的,我的出生是在艰苦的条件下的,就是在自家的床上出生,奶奶请了村里的接生婆来接生的,生个女孩子,在农村也不是啥光荣的事。据妈妈说,我出生后,奶奶长叹一声,没有太多的喜悦。其实妈妈的这句话在心里没有对奶奶产生任何不好的影响,奶奶是我在这个家里,唯一觉得亲近、依靠、爱恋的人。这是后话,后面的章节再叙。家里的条件很苦,妈妈既不会争取什么,也不会更多地爱护自己的孩子,她只是机械地做事,做人。奶奶是那个时代的女强人,爷爷在爸爸未成年的时候就去世了,奶奶拉扯爸爸和叔叔长大,给他们娶媳妇,分家,照看孩子,这些都是奶奶一个旧社会的小脚老太完成的。
两年后的1982年,由于计划生育的缘故,妈妈又在东躲西藏的情况下,生下了弟弟,而且弟弟还是在离家20多公里的一个姨奶奶家的村子里生的,因为生孩子不能在别人家里,就在她们村子里生产队的牛屋里出生的,还好弟弟是夏天的出生的,要是冬天多受苦呢。说是生产队的牛屋,其实那时候生产队已经结束了,已经实行责任田两三年了,生产队早就没有牛了,谁家的牛就迁回自己家了。只是以前的牛屋还在,所以就在那里生产了,当时不敢回家的,大肚子孕妇,要是被乡里计划生育的人抓到,是要拉出做引产的,所以快生的时候就东躲西藏的,在那个时代也是常有的事。弟弟生下来第3天,爸爸就套了牛车,搭了棚子,把妈妈拉回了家里。那时候,我家已经和奶奶家分出来了,我家在村东头是两间土胚房,土胚房门口,一个小棚子就是厨房,我的记忆基本上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最开始的家,周围没有房子,也没有院子,没有树,四分地的宅基地上,就在西北角孤零零地两间土胚房,房顶还是麦草堆的,连瓦片都没有,感觉出门就是野外,我经常到处跑,白天在家吃饭,晚上去奶奶家睡觉,奶奶家离我家大概有400mi的直线距离,我每天都要丈量无数遍。
爸爸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成年后的很多次,听爸爸说起,当时和奶奶分家时过的第一个新年,大年初一他在家里睡了一整天,因为他觉得我家是村里最穷的一家了,全村新盖的房子,都没有是土胚房的了,可是他还是住土胚房,连个像样的衣服裤子都没有,孩子也吃不饱,连个好面馍卷子都吃不上,但是妈妈什么也没有做,记忆中就是这样,妈妈就是机械地做事,干活,即没有想法,也不表达情感,其实长大以后,我逐渐觉得,她是内心也没有感情,只是一个皮囊,而我很悲哀地发现,我和她那么的相似,这是我这么多年一直苦苦挣扎的根本原因。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58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