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县沿黄河地带,位于济南北部黄河与小清河之间,是一条东西长 140里、南北宽不足 10 里的狭长地带。由于黄河河床高于地表,河水渗透导致沿河土地逐年碱化;又加修堤用土,沿堤满是坑洼。新中国成立前,每到汛期,雨水无处排泄,大雨大灾,小雨小灾。在洪、涝、沙、碱四害威胁下,大片土地荒芜,十年九不收。1964 年,历城沿黄社队试种 1.8 万水稻获得成功。次年,历城县沿黄 10 万亩涝洼盐碱地改种水稻,获得丰收。
1964年,药山稻改喜获丰收。采自《药山春秋》
历城县沿黄地带的群众引黄河水种水稻始自 1958 年。由于水稻育苗插秧大量用水时,正是黄河的枯水期,虹吸管吸不出水来,结果改种了3 万亩水稻,只收了四五百亩,其余全部枯死。以后,又试行过筑台田和搞沟洫畦田的办法,也采取过挖沟排水和修人造湖发展水产等办法。这些办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水涝和碱害的问题。1964 年春,历城县委受到临沂地区大面积改洼地种水稻成功的启示,组织沿黄社队的干部群众认真地学习了临沂地区的经验。经过群众性的总结,把过去的几番实践情况做了分析比较,大家认为:挖沟排水虽有一定成效,但在汛期受小清河高水位顶托的影响,排水不畅,作物仍然被淹;筑台田和搞沟洫畦田也有些作用,但排涝标准低,在沿黄地带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把洼地改为水稻田,可以防碱压碱,能够拦蓄和分割洪水,在沿黄地带很为适宜。1958 年改洼种稻虽然失败,但当时主要是因为没有针对黄河水位猛涨猛跌情况及早采取措施,在失败后又没有采取一分为二的辩证方法去总结经验教训,而采取了否定的态度,致使改洼种稻没有坚持下来。
1970年代,济南引黄河水种稻推广开来,蔚为大观。
正确地总结实践经验、提高思想认识后,1964 年,历城县委进行了多点试验,在沿黄社队发动群众改种了 1.8 万多亩水稻。秋后这些水稻平均亩产达到 300 斤以上,十年九不收的涝洼盐碱地获得了好收成。此次实践中,历城人对巧用黄河水也摸索出了一些新的经验。黄河水位忽涨忽落,他们就一面加长虹吸管,加深净水池,在背河池内安装抽水机,在水位低时提水助吸;一面在临河安装抽水机直接提黄河水,输入虹吸管送水。黄河水含沙多,不仅容易淤塞渠道,影响流水,而且影响水稻生长,他们就采取了在每一处有虹吸管的地方,建一个沉沙池,秋后组织劳力及时进行清淤。为了避免河水引起土地盐碱化,采取措施安排好排水出路,并在水作旱作交界处挖截碱沟,这样避免了土地碱化。
1970年代,济南引黄种稻丰收场景。
1965 年,历城县沿黄社队将水稻面积扩大到 10 万多亩。广大干部群众发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依靠集体力量,克服了资金物料不足等困难。这些社队的两万多名劳力,在一个冬春修起了长达 1200 里的 550 条干、斗、支渠,建起各种建筑物 602 座,共完成 220 多万土石方工程。全县在稻改方面共用资金 270 多万元,除了国家拨给的水泥、钢材、木料等实物折钱 16 万多元外,其余的资金都是社、队自己解决的。
历城县“巧取黄河之利、巧避黄水之害”的稻改实践,使全县粮食产量得到显著提高。据《大众日报》报道,从 1965 年大面积改种水稻以来,全县粮食平均亩产量由过去的 150 来斤,提高到 1970 年的 430 多斤;其中 10 万亩稻田平均亩产量达到 550 斤。
(本文选自济南市档案馆编《照片里的黄河故事》一书,山东齐鲁音像出版有限公司,2022年11月出版)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66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