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合肥本地的一所高中。这所高中的实力在合肥算得上是处于第一梯队,也因此被期望教育英才的各位老师家长寄予厚望。作为那里的一名学生,我也正是在父母的期望中度过了三载难忘的学习生活。
学生的首要任务自然是学习。高一时,我依靠着文理尚未分科时必考的政治、历史与地理三门课程,尚且能够把总成绩维持在班级十来名、年级七八十名左右。除开学习之外,高一的生活还是比较轻松的——这样的轻松不仅体现在课业上,还包括学校的时间安排、校园氛围等方面。
彼时的高中校长并非现在的这一位,彼时的校长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先生;在他的治理下,那时的高中校园相对自由、也相对更贴近于大学的氛围。再加上我高一时选择的是“半走读”的方式——即中午在学校宿舍午休、晚上回家休息,为我留下了足够多的“忙里偷闲”的时间。可以说,高一的轻松与悠闲,比起初三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正当我自认为已经习惯了高中生活之时,紧随而来的高二生活却与高一时截然不同。首先,高二的文理分科因我成绩不错的政史地三门课程不再纳入考试范围,这使我的成绩立刻下降到了班级中游——高一时我感受到的的所谓“轻松”与“悠闲”,仅仅是建立在这三门别的同学并未认真对待的科目之上的;文理分科轻而易举地戳碎了这一层泡沫。
还有,高一暑假时,我们的校长换成了新校长;听说新校长在他们原来的学校很受追捧,然而从我高二高三两年中对身边同学的实际观察来看,新校长在我校似乎并未受到同学们的多少欢迎,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可能是他为我校引进的“衡水模式”。
“衡水模式”一直以来都饱受争议。新校长在我们高中所推行的这一模式,尽管得到了大多家长的支持,但一经实施,在同学中便引起了不满。不仅如此,在毕业之际,我偶然探听到,哪怕是在我们这一年级的教师队伍内部,也不乏对此模式颇有微词的人。无论如何,新校长的到来还是改变了学校的部分运行模式,包括但不限于:早自习时间提前十分钟、高三年级晚自习延长一节课、高三年级周六正常上课,以及每周增加了名为“周考”实为“日考”的数场考试等等。
这种紧张的学习节奏贯穿了整个高二以及高三的上学期。高一的我曾是十分在意成绩的人,但在这段时间中,在一场又一场考试后,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发挥失常”后,我逐渐开始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直至对成绩以及排名不再关心。麻木于接连不断的考试的我,名次也掉到了班级中游、年级大约两百名左右的位置。高一与高二如此之大的反差不仅令我不知所措,同时也招致了父母与老师对我的批评。
在这般压力之下,我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考试失利-被批评-感到厌恶-态度消极-考试失利”的恶性循环。身在“竞赛班”,我自然是选择参与了学科竞赛的学习;然而就连竞赛科目的学习也同样难以免于我糟糕的学习状态的影响:经过高二一年,我参与的两门竞赛的成绩相较第一年都有了明显的退步,也因此并没有取得比高一更好的名次。
其实这或许也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学校:我本身可以说是一个懒惰的人,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也大多抱着能逃避便尽可能逃避的态度;而高二期间日益增长的学习压力,客观来说只是我堕落的一大诱因。但当时的我也曾无数次想过,如果高一的那位校长仍然在校,也没有实行什么“衡水模式”的话,自己的高二生活会变成什么模样;只是换校长一事大局既定,我也无力改变,只能勉强随着学校为我们设定的节奏度过一天又一天。
随着名次一退再退,我开始无心于学习,转而尝试用其他方式缓解内心的焦虑与压力:打游戏、刷b站,以及看“闲书”……凭借这些被我们班主任所明令禁止的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我熬过了高二的日日夜夜,撑过了高三的上学期。当然这样做所付出的代价也同样明显,那便是毫无起色的成绩、老师失望的目光以及父母每日的唠叨。
在高二的期末,我在父母的要求下参与了当年的高考。结果不出所料,高考的名次也仅仅排在全省九千名左右。对此我并无异议,因为我深知自己的真实水平,而我的父母则愈发焦急。我们大吵了一架。可惜这也并未能够改变什么,我仍然受困于无尽的作业与考试之中,等待着高考将我从其中解救出来,即使伴随而来的将是无法考入理想学校的最终结局。
那段时间是我整个高中最为黑暗的时光,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还应该努力,怀疑自己是否还能够努力,甚至在高三上学期时,我已经准备好了面对最终考入一所普通985高校的现实。
但是最终将我从这等困境中拯救出来的并不是我所预料的高考,而是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及由12天起一次又一次地最终延长到两个多月的寒假。
虽说假期期间几乎仍然是每天一场考试,但比起疫情前正常上学的时候,网课期间的作息显然能够给予我一丝喘息的余地,这也为我留下了足够的时间暂时逃离学业、反思自己的问题所在;而疫情缓和后返校复课的时间安排也并不像疫情前一般紧张。
经过一个寒假的休整,在相对轻松的学习安排与合理的作息的加持下,我终于逃离了假期前那种紧张、疲惫的状态。也正因如此,我也终于醒悟,开始端正心态,竭力弥补高二学习时所遗留的缺漏,在复习过程中逐步巩固并提高,同时练习应试技巧。
在此我想真挚地感谢我高三时的同桌:作为一个成绩常年稳定在班级前五,年级前三十的学霸,他在这最后一个(或者说是半个)学期间为我考前的查漏补缺提供了莫大的帮助,为我答疑解惑,甚至主动邀请我一起刷题并相互批改;可以说,如果没有他的帮助,我可能最终还是难以来到卓越985高校的。(顺带一提,我高三的这位同桌最后也成为我的大学校友)。
同时,在最后一段高中时光中,我开始无视学校那些我自认为不合理的学习安排:或是在晚自习时开始选择前往冷气相对充足的阶梯教室,而不是留在燥热的教室;或是在感到疲惫时就翘掉第三节晚自习,十点十分便回到家中休息;又或是选择无视学校进行的一天一次的考试的成绩,专注于自己的复习……
在最后的一个月中,我惊奇地发现考入较好的985,似乎并非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最终,得益于老师同学的帮助与自己的努力,我奇迹般地以高出分数线一分的成绩成功上岸,实现了自己的最初的目标,也为高中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高中三年间,我的老师们是富有责任心,并且为学生们着想的:拥有早自习或是第一节课的老师,看到我们早起后睡眼惺忪的模样,大多也会同意感到困倦的学生在困意袭来时于课堂上小憩一会;班主任老师是一个平常看上去保守且严肃的人,但竟也会在疫情之前春暖花开的时节,不顾校领导的反对,执意带领我们一整个班级花费一天时间前去春游(并且完全不用写什么心得体会),和同学们嬉笑打闹。同样,同学们也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哪怕是在三年之后各奔东西的现在,我们彼此也保持着联系,仍会不时地相聚畅谈。
总之,不知是不是因为这“衡水模式”,我们这一届最终在高考中的成绩相较往届并不尽如人意。但日前与恩师交流时,我欣闻这位校长已暂且放弃了推行他的“衡水模式”。又陆续闻讯这位校长正大兴土木,似是欲将整座高中变为一副新模样,不知当年的“衡水模式”又是否是他意图革新的举措之一。
我一直确信校长所作所为的本意是为了学生着想,只是当年在我校大行其道的“衡水模式”,或许确实地帮助一部分学生提高了成绩,但同时又打乱了多少学生高一时便已熟悉的学习节奏呢?
作为那场或许无法称得上成功的革新的“实验品”之一,我无疑是幸运的,三年的时光也最终为我换来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只是若有人愿意提供给我一个回到高中时代的机会,我必定会对其十分感谢,接着婉言谢绝这般邀请——高中生活虽给予了我一段难忘而珍贵的回忆,但我绝不希望再度亲历那三载欢乐与痛苦交融、坚定与迷惘并存的时光。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68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