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马尔克斯,诺贝尔文学奖,我相信大多数人计划读这本书是被这一系列头衔所吸引的,我也相信多数人读不下去的原因是因为书中所描述的家族名字不易区分且故事平淡乏味,难能可贵的平淡一定不会被多数人认可,这也造就了这本书的口碑趋向分化状态。
书如同人的性格,不同的书对应的性格不同,若让喜欢读言情爽文的读者阅读《百年孤独》,我想大概率看不下去的,所以会出现两极分化的评价,这里并不是表达爽文不好,开卷一定有益,物尽其用对一本书来说,那是理想主义的憧憬,所谓读懂则是一种浮于表面的可笑倔强,但并不影响他早已是一本宏伟且精炼的巨著,如果《百年孤独》的味道有一百种,只品味到一种已经实属幸运,因为美好和喧闹只是刹那间的烟火,孤独才是人生底色,如何在繁琐中从容品味孤独且依然不磷不缁,才是睿智的修行。
这里我们不谈书中看似乱七八糟实则有规律的家族人名,不去探索看似枯燥乏味实则有隐喻的故事情节,也不谈书中对个人举止、言谈、情绪刻画入微的细节描写,更不谈马尔克斯扎实的文笔与惊叹的想象力,只探索书中魔幻的写法和背后的历史真相。
书中小镇马孔多的兴衰,原型则是拉丁美洲的血泪史,欧洲殖民者登陆后像蚂蚁一样不停地啃食着他僵硬的身体,吮吸他的血液,在利益驱使下,白人不会让其死亡,被剥削时期如同半殖民半封建的清末,此处的孤独在于地大物博却无力回天,
魔幻笔法下的传染疾病——失眠症,后遗症恰恰是遗忘,拉丁美洲的历史让人痛心,但更痛心的却是他们人民的善忘,忘记自己的文明、忘记剥削者的掠夺与屠杀,始终唤之不醒,此处的孤独,则是“马尔克斯们”的孤独,如今亦是如此,过度崇外或病态抵制,是底层的无知还是少数塔尖的别有用心,不得而知,我时常想,当年鲁迅大概也曾必定孤独过,他内心是可悲的,同时也是富足而又伟大的。
羊皮卷上写着布恩迪亚家族第一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人正被蚂蚁吃掉。魔幻对照现实,欧洲登陆后压迫剥削着拉丁美洲土著,用无形的绳子奴役他们探索发展的思想,如同《三体》里质子封锁人类微观科学、二十一世纪的欧洲封锁我们光刻机等高端技术一样,同时又像蚂蚁一样啃食着拉丁美洲的各种资源,这一点则如同欧美蚕食着发展中国家廉价制造业带来的巨大利润,一个富某康能助一个农业属性的大省GPD位列国家前茅、中部之首,被变相蚕食也属情理之中。
今天的马孔多还在下雨,在此吃饱喝足的人们,并不会记得下雨的原因,而提起马孔多,人们只会一贯的下意识选择记忆模糊,但他们可以确切说,那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68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