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党组书记在2022年全委总结大会上的讲话(13707字)
同志们:
虎啸辞旧岁,兔跃报新春。今天我们召开全委总结大会,由于平时工作繁忙,与大家交流的机会不多,因此今天既是一次总结会也是一次谈心会,我们一起盘点过去一年的得失、展望新一年的工作。去年5月16日,我到市发改委工作,到今天刚好8个月时间。能够成为发改委的一员,与大家一起并肩作战、合作共事,我感到非常荣幸也非常珍惜。接过X同志的接力棒,面对新形势、新常态、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如何与大家同心协力,进一步推动发展改革工作,我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这8个月来,我们在强产兴城创典范的前进路上奋力奔跑,跨过许多沟沟坎坎,越过不少激流险滩,很辛苦、也很充实,有付出、更有收获。
这一年,我们获得众多桂冠荣誉。先后荣获湖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X市优化营商环境先进集体、X市安全生产“铸盾行动”先进集体、X市“壮筋骨”工作先进集体、市直部门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中名列前茅,位居全市第二名。这一年,我们干部获得高度评价。全年被嘉奖31人次、记功15人次,阮东莉同志获得“全国农产品调查工作先进个人”,李杨同志获“X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个人”,时晓玲同志获评X市“最美政务女性”,郑斌、詹博、周念欣三位同志获评“X市优化营商环境先进个人”,吴双同志获评第三届市直机关“清廉为官、事业有为”好干部,杨耿同志获评X市“最美志愿者”,董超同志获评X市“壮筋骨”工作先进个人,付冬春同志获评X市安全生产“铸盾行动”先进个人。这一年,我们牵头的工作获得各方面肯定。以工代赈工作被国家发改委通报表彰,“纾困帮扶40条”、家政服务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得到国家发改委推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被省发改委通报表扬,X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全省服务业发展突出贡献市、全省固投突出贡献奖。保供稳价、粮食安全成效突出。每一项荣誉和成绩的取得都彰显出发改智慧、浸透发改人的心血汗水!在此,我代表发改委党组对大家一年来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刚才,11名同志进行了述职,讲得都很好,他们中有班子成员、有县级领导、有科长、有副科长,有70后,也有80后、90后。不同的职务、不同的年龄,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同样的奉献、同样的担当。大家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很是感动!大家面对辛苦也有怨,但从来没有怨气;面对繁重的工作倍感压力,但从来没有被压倒;面对精彩的世界我们心里也不平衡,但从来没有失衡。大家在清苦中品味甘甜,在耕耘中感悟收获,以实干诠释使命担当,用奋斗谱写发改新篇。同时,也充分说明发改队伍薪火相传,发改事业蒸蒸日上,发改明天充满希望!借此机会,我讲四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勉。
第一,砥砺奋进,在应对挑战中交出高分答卷
2022年是极不平凡、极其艰难但极富成效的一年。面对国际上乌克兰危机、发达经济体激进加息、美国打压升级“三大冲击”,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疫情反复、夏秋连旱、用电紧张“三大考验”,超预期的多种冲击交织叠加,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稳增长任务尤为艰巨。全委上下扛责上肩、积极作为,坚决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决策部署,坚定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忠诚履行参谋助手职能,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千方百计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全力以赴优环境、惠民生、防风险,交出了一份向难求成、难能可贵、可圈可点的年度答卷。
(一)突出项目引领,奏响实干争先的发改强音
聚焦发改工作的主责主业,发挥有效投资引擎作用,加快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质效,以项目建设之“进”促经济大盘之“稳”。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xx%,蝉联全省第一位次。
一是以对上争取为硬本领。瞄准国家政策导向、资金投向,争取中央、省预算内项目151个,资金xx亿元。抢抓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政策窗口,共争取资金xx亿元,支持76个重点项目建设。申报发行企业债2支,规模xx亿元。宜荆荆恩城市群脱碳交通项目获世行贷款xx亿美元,为X市1987年引入外贷以来,单笔额度最大的项目。全力出击,争取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成功获批,呼南高铁宜常段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6条市域(郊)铁路纳入省都市圈市域(郊)铁路规划,长阳清江、远安宝华寺、五峰太平三个抽水蓄能项目获省发改委核准,全国一体化算力枢纽节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项目争取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以重大项目为硬支撑。创新性地将全生命周期理念引入项目管理,制定《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2400多个项目纳入挂图作战督办推进系统,实现便捷化管理、即时性服务、智能化监测。划定“6421”时限要求,签约6个月内开工,开工4个月内入统,入统2年内竣工,竣工1年内进规、进限、进高,推动签约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建设、投产项目快达效,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750个以上、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720个以上,均创历史新高。全市154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提前一个月实现开工率、计划投资完成率双100%。百亿项目开工入库实现“零”突破。完善《投资和项目建设考核办法》,对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实行及时奖励。坚持每季度举办集中开工活动,累计开工重大项目813个、总投资6050亿元。沿江高铁武汉至X段、襄宜高速X段、当枝松高速公路、邦普时代锂离子电池新材料、东阳光高端低碳电池铝箔、兴发硅基新材料、中清智慧光伏全产业链基地等一批投资过百亿元项目破土动工。
三是以要素保障为硬举措。实施化工园区优化扩规,拓展化工产业承载空间xx平方公里。强化用能保障,为28个重点产业项目争取用能指标430万吨标煤(当量值),帮助东阳光低碳高端电池铝箔等19个项目提前取得省级节能审查批复,楚能新能源电池项目从申报节能审查到批复仅用时11天,跑出全省能评审查历史“新速度”,争取华润热电联产二期35万千瓦机组及我市工业园区热电联产机组指标。跟踪重点项目用工需求,为全市重点项目、企业解决用工xx万人。协调开展银企对接,帮助三峡企业总部基地南区项目获得xx亿元综合授信。
(二)深研重大战略,发挥善谋力行的发改优势
知重负重,勇挑大梁,理思路、定方向、谋路径,科学回答了省委对X提出的“四道重大考题”。
一是高水平谋划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担起牵头责任,组建工作专班,携手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等专家智囊,白天黑夜连轴转,深入研究X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现实基础、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按照市委多次专题会议精神,反复修改论证,形成工作方案,明确“三步走”建设目标、“四个典范”重点任务,以及做优主城、做美滨江、做绿产业、与三峡集团抱团发展、引领带动宜荆荆都市圈协同发展“五大着力点”,得到省委认可,市委召开七届三次全会进行系统部署并以《意见》印发。在此基础上,拟定三年行动方案,谋划2023年度推进重点事项和重大项目,统筹推动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落地见效。
二是高质量推动宜荆荆都市圈破题起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建设以X为中心的宜荆荆都市圈。围绕这个定位,我们构建了1个都市圈发展规划纲要、14个领域专项行动方案、8个专项规划的“1+14+8”规划体系。组建了日常办事机构,印发实施《都市圈协调机制工作规则》《联合办公室组建方案》《2022年重点工作清单》。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在没有第三方智力支撑的条件下,专班人员加班加点、日夜奋战,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近8万字《宜荆荆都市圈发展规划》,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加强都市圈重大项目调度,2022年开工重大项目85个,完成投资超过450亿元。其中,当枝松高速等一批交通项目加快建设,努力打造宜荆荆综合交通枢纽内三角。三宁化工酰胺及尼龙新材料等一批产业项目落地开建,加速形成宜荆荆绿色化工产业集群。X主城区11公里滨江绿道建设、漳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项目有力实施,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区。加快“当枝松宜”融合发展,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湖北)县域经济高峰论坛。
三是高站位研究三峡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党的二十大期间,省委王蒙徽书记、三峡集团雷鸣山董事长和市委原书记王立就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探索三峡地区区域协调发展和确保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提出建设三峡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战略构想。按照市委安排,我们借鉴吸收历年来三峡地区发展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和有关专家团队建议,形成基础思路,提出推进路径,即以流域治理为根本统领、以实现“四化”同步为中心任务、以绿色低碳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开放创新为核心驱动、以企地共建为基本路径,努力建设“山青水美、产业兴旺、百姓富裕、企地共荣”的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并且已经上升为省级战略,由省委政研室、省发改委牵头开展相关研究。
四是高标准编制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编制该规划,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关乎当下、影响未来。围绕规划编制,我们综合考量省委要求和X实际,协调各地、各部门充分调研,积累素材和数据,科学确定了88个规划指标目标,汇总梳理了100个《规划》有关重点项目,共同确定了流域综合治理“底图单元”、安全管控“负面清单”和经济社会发展“正面清单”。
(三)统筹牵头事项,彰显笃行奋进的发改担当
过去一年,全委上下工作节奏紧张、有条不紊,分管领导带领相关科室、单位围绕发展所需,立足发改所能,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创特色、创亮点、创示范,营造了“人人头上有压力,千斤担子众人挑”的浓厚氛围。
一是优环境、办实事。驰而不息优化营商环境,46项改革事项、65个先行试点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创建,创建数量蝉联全省第一,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全省第一,11项典型经验全省推广。全面深入强化信用建设,“信易贷”平台获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推介。细化落实中央、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超常规力度推出“纾困帮扶40条”,更大力度帮助市场主体挺过去、活下来、发展好。扎实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解决问题322条。积极争取粮食、棉花进出口关税配额超过2万吨。
二是强产业、促转型。实施服务业三年攻坚计划和强产业攻坚行动,11个服务业项目纳入省级“五个一百工程”重点项目库,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前列。大力扶持战略新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5家企业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企业认定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为华强科技、安琪酵母争取省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金500万元。谋划实施“电化长江”,在电动船舶制造、技术标准等方面先行试点示范,全球最大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号下水运营。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成功争取邦普动力电池回收技术攻关资金xx亿元。获批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园区循环化改造全覆盖。
三是稳增长、保安全。坚持周分析、月调度、季研判,全盘把握经济运行脉络,向市委市政府专题汇报经济运行情况15次,编发《要事专报》13期,开展经济领域国家安全风险排查12次。守好粮食安全底线,构建粮油产业链“双牵头”长效机制,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8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52万吨以上。保障能源稳定供应,田家河供热中心、夷陵区天然气热电联产、姚家港煤炭储备设施二期等项目有序推进。日夜兼程1200公里,赴陕西榆林市争取电煤,有力保障了全市迎峰度冬。严格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深入开展油气长输管线和铁路项目隐患排查治理。发挥“1+9+N”市场价格综合调控作用,重要民生商品供应足、价格稳。同时,我们还扎实推进对口援疆、价格认定、成本调查、节能监察、军粮管理、工会、老干部等工作。
(四)加强机关建设,展现敢闯敢拼的发改面貌
全委上下持续迭代思维、迭代方式、迭代本领,一天不耽搁、一刻不懈怠。为一个个项目奔波辗转、为一份份文稿挑灯夜战、为一件件难事夜不能寐成为发改干部的新常态,“敢想敢拼、善谋善为”成为发改干部的金子招牌。
一是明确发改定位。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明晰发改委作为市委、市政府“一团三部(热点、参谋部、作战部、服务部)”的职能定位,提出了“参谋决策出思想、分析研究出精品、项目投资出成果、自身建设出形象”的“四出”发改工作升级版目标。
二是重塑组织构架。借助机构改革契机,争取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支持,增强发改力量。省“两会”结束后,市委将召开编委会,专题研究高新区和发改委的机构“三定”方案。
三是锤炼能力作风。我们搭建“三江论坛”学习平台,常态化集中夜学10次,采取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我们以梅云年案为警醒,召开“以案说法”警示教育会,班子成员带头到所属支部讲廉政党课,筑牢了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我们坚持赛场选马、战场选将,提拔晋升优秀25人次干部,新引进年轻干部17人,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
四是诠释为民情怀。深入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组建“筑堡工程”工作队,992余人次参与志愿服务。特别是大家下沉防疫一线,守护万家平安,在高速道口、小区卡口、楼洞门口都能看到同志们的身影,有的同志在结束一天繁重工作后仍值守至深夜,有的同志辛苦值守一天后又匆匆赶回办公室投入工作,正是大家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安全指数,赢得了领导的肯定、老百姓的赞许。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2022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极其难忘的一年,是全委178名干部职工一起拼过来、闯过来的,每个人前进的一小步,汇成了全市发展改革工作的一大步。每个人都很了不起,我要给大家点赞!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正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69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