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班上少了一名同学。最先发现的是平时与其相好的两位室友。
于是,他们去问班主任老师,老师面色很沉重。在校园里,路过隔壁班,听一女生讲到那位同学“暑假里溺水死了”。
回到宿舍,大家沉默了,都是十三四岁的年纪,突然间朝夕相处的同学,开学却见不到了。
压抑和悲伤在每个人的心里漫延,甚至有同学提议:一起到走了的同学墓前看看送束花。
让人想起《恰同学少年》中的易永畦同学,因病早夭带给所有同学的悲伤,让我们看到年少纯朴,真挚的同学情。
人生最大的悲痛莫过于生离死别,特别是心性情感成长中的学生们。校长张干发起追悼会,让学生更珍重生命、情义和光阴。同时正确面对世事无常,学会释怀。伟人写下《挽易同学永畦联》:
胡虏多反复,千里度龙山,腥秽待湔,独令我来何济世;
生死安足论,百年会有殁,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时。
上联说当时国家多难之际丧友,忧国哀友;下联客观坦然看待生命来去,花草树木、动物和人从生到死都是很正常的事,但你这朵刚刚茁壮的奇花,凋谢得真不是时候啊!“君去”为何“非时”?盖因国难当前、正是青年报国之时,故对易君的病逝万分痛惜。
青年时期的情感挫折教育,教人坚强成长、奋发向上。
于是师生商量决定:全班为暑假溺亡的那位同学开悼念会。
入夜,操场上的烛光鲜花围成心形,寄托对逝去同学的哀思,祈福同学一路走好。
孩子们释怀了情绪,理解了生命尊严。更加珍惜光阴,热爱生活!更加努力学习,奋发进取!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7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