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委编办“调、保、控”三举措 筑牢蓄好编制资源活水池
为进一步推动机构编制服务高质量发展,破解编制总量控制与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委编办“调、保、控”,形成“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周转使用”编制管理新方式,筑牢蓄好编制活水池。
一、“调”——调整编制,盘活资源
结合党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回收一部分行政、事业编制,着力破解编制总量控制与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打破编制之后部门所有模式,强化编制资源统筹调配,为统筹调配执政资源提供“源头活水”。坚持“一盘棋”思维,在事业编制可用总量内,统筹各单位空编数,建立梁山县级事业编制“周转池”。专门用于保障全县急需引进和储备的专业人才、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相关领域急待补充的工作人员。按照“专编专用、动态管理”的原则,使用周转编制人员自然减员或调离的,其所用编制收回,使用周转编制的单位产生空编的,置换回相应数量的周转编制,确保可持续利用。
二、“保”——保障民生,服务重点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稳就业”“保就业”部署要求,把编制资源用到关键点、紧要处,更好保基层、保一线、保民生,全力服务保障重点民生领域,优先保障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72051.html